杜立忠 岳翠紅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城市園林環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病蟲害防治是城市園林養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城市園林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從園林病蟲害防治誤區的角度著手,分析討論了目前可行性比較高的園林中病蟲害的防治對策,以期能夠促進我國園林建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病蟲防治;防治誤區;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S763.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203
1 園林防治病蟲害的誤區分析
1.1 缺乏正確科學的防治手段,不能突出工作重點
我國園林的養護工作多采用承包模式,病蟲害防治工作與規劃設計、綠植養護、施工種植等工作相獨立,缺乏必要的協作。由于承包模式需要接受大量的檢查和評比,而檢查和評比工作對于病蟲害的要求相對籠統,防治病蟲害的承包部門為了應對檢查,在日常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常常想到的是如何消滅病蟲害,而使用農藥往往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消除病蟲害的方式,而很少考慮到周圍居民身體健康和城市環境安全。這種見蟲就噴農藥的治理方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園林中病蟲害問題。
1.2 對化學農藥的依賴性比較大、防治方式比較單一
雖然化學農藥見效快、經濟適用,但是不可避免會造成一些農藥的殘留,破壞了當地正常的生態平衡。由于人們對抗病蟲害的藥物認識還不是很充分,造成病蟲害的抗藥性逐年增高,噴灑農藥后病蟲害爆發的頻率也會逐年提高,造成了惡性循環。
1.3 防治器械落后、施藥技術不科學
目前,我國園林病蟲害防治過程中使用的工具一般為噴霧器,藥物噴灑的量很大,但是只有很少部分真正起到作用。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表明,噴灑的農藥到達植物葉片上的量只有30%左右,而到達病蟲害的農藥不足1%,只有0.03%的藥量能達到殺死病蟲害的目的,所以,目前我國的農藥的施藥技術是效率不高。大量農藥的噴灑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對周圍居民的正常功能生活和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損害。
2 園林植物病害蟲防治的對策研究
2.1 建立完善的園林防護管理體系
強化園林的管理,加大宣傳力度。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使園林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有法可依。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不僅可以提高整個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還可以普及廣大從業者對園林病蟲害防治的必要性和正確處理病蟲害的方法。
2.2 嚴格遵守科學正確的防治原則
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應該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早發現、早治療。在確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要操作人員的安全,不能發生藥害和人員中毒事故,同時還應該兼顧治理成本,盡可能做到防治病蟲害徹底,節省資金。還要做到化學藥物防治和生物防治共同處理的方法,在能夠使用生物防治能夠取得一定效果的前提下,盡量不使用化學藥物;用長久的眼光看待病蟲害防治工作,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病蟲害,還應該注意潛在的病蟲害威脅,綜合治理。
2.3 加強對植物的檢疫工作
加強對外來植物的檢疫工作是控制病蟲害發生的根本措施。目前現代城市化發展日益加快,對城市園林中的植物種類和數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城市中引入大量的外來植物品種,這些外來植物很可能攜帶某種病蟲害,如果不加強對其檢疫工作,一旦病蟲害爆發,城市園林中的其他植物很難抵御,因此,我國的物質檢疫機構要切實履行好職責,防止外來病蟲害對當地園林植被的破壞。
2.4 采用新型滅蟲手段
頻振式殺蟲燈是一種新型的物理殺蟲器械,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捕殺病蟲害效果好等諸多優點,對于多種害蟲都有一定的效果,而且杜絕了農藥的使用,使病蟲害的抗藥性得到延緩。
2.5 正確配置植物群落
從園林景觀規劃的角度入手,實現園林中紙杯的合理搭配。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園林物種的多樣性,增加園林植被抵御病蟲害的能力,還可以避免病蟲害相互傳播的可能性。在原理建設的設計環節就要做到因地制宜,以植被分布規律為基礎,以適應本地生態環境為標準。要避免大量的同類植物在同一地域種植,施肥的時候注意無機肥料元素之間的比例,提高植物吸收元素的全面性。及時清除枯死的樹枝和落葉,消除病蟲害滋生的途徑,同時還要做好植被的消毒工作。
3 結語
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科學治理”的方針,采取多種手段共同防治,樹木支撐架,實現人類、環境、植物的和諧共存,最終實現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晶.論科學樹木養護和園林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3,33(3):59-60.